来源:ag真人娱乐战略智库(ID:loszhiku)
跨海大桥是中国两大都会群珠三角和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的重要交通基础工程。据媒体曝光,粤港澳三地配同谋划的【粤港澳大湾区】计划已经完成,目前正在国务院的审批流程中,预计年底前宣布。以上海为中心的杭州湾大湾区早晚也会提上议事日程。两个世界级的大湾区经济,肯建都离不开跨海大桥的链接作用。
珠江三角洲的好几座大桥,提出构想很早,但大都实施缓慢。如港珠澳大桥上世纪1983年就已经有设想,其时还叫伶仃洋大桥,但这座桥直到2005年才正式批准,2009年开始动工。连接深圳与中山的深中通道于2005年提出,2015年才被正式批准;虎门二桥等计划和建设时间也明显晚于长三角的几座大桥。
从港珠澳大桥说起——
港珠澳大桥,全长55公里,集桥、岛、隧为一体的世界最长跨海大桥。
跨世纪梦想(1983年提出跨海建桥设想);
20年博弈(1997年国务院批准立项,2017年底建成);
8年建设(2009——2017)
千亿造价。
艰难的历程——
1983年香港商人及建筑师胡应湘提出兴建连接香港与珠海的跨海大桥(伶仃洋大桥)。1997年伶仃洋大桥项目获国务院批准立项。2005年确定单Y桥型和港珠澳三地落脚点。2009年港珠澳大桥正式开建。2009年12月15日上午,港珠澳大桥珠海段正式开建。200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十周年当日,澳门段动工兴建。2010年1月,香港东涌一名老妇向香港高等法院提出司法复核,挑战港珠澳大桥香港段的情况影响评估报告。2011年4月18日香港高等法院判决情况;な鹗鸪ぐ芩,取消对工程批出的情况许可证。港珠澳大桥香港段工程被迫延迟动工。2011年11月18日,香港立法会财务委员会以35票赞成、3票阻挡,通过了建造港珠澳大桥的485亿港元拨款。2011年12月14日港珠澳大桥香港段工程正式动工。但比珠海、澳门端开工晚了整整2年。建设历程中,又爆出糜烂引起的质量问题。两岸三地经过千辛万苦,港珠澳大桥终于将要迎来2017年底竣工的好消息。
港珠澳大桥能否为珠三角扳回一城?
港珠澳大桥如何利好港澳,同时发动西岸崛起?
1000亿元GDP/年增加值
时任特首曾荫权一经大概预计,当项目完成、投入运作至成熟阶段,可以每年为香港经济创立逾一千亿元的增加值,或许相即是2006年外地生产总值的7%,同时可以为香港创立特别约25万个职位。国务院港澳办港澳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蔡赤萌认为:“开端估算,大桥的开通,西岸各都会可增加600亿-1000亿元人民币的GDP。”
1000亿增量,在内陆省份中是很大的增量。好比贵州2015年的GDP只有10502亿元。一座桥就是全省GDP的十分之一。
港珠澳大桥两岸双千亿的经济增量目标能够顺利实现吗?港珠澳大桥增进珠三角和粤港澳经济一体化的目标能够圆满实现吗?
港珠澳大桥两岸经济增量目标的两大条件:
1. 富足的汽车保有量;2. 经济要地的把控和充分利用

三地车辆大都没有两地双牌照
因为两制关系,香港、澳门的车都是右舵左驶,截至2013年,拥有两地牌照车仅约28100辆。2017年,据广东省公安厅交通治理局透露:在港珠澳车牌指标核发数量上,将接纳限量刊行3000个指标/年,暂不实行大批量核发。即便排除万难,解决牌照问题,港珠澳三地汽车照旧保有量严重缺乏,短期内包管不了港珠澳大桥通行车辆的来源。
珠江工具两岸经济失衡
2016年香港GDP10倍于珠海,珠江西岸珠海(澳门)经济体量太小,与东岸香港经济的完全差池称性,会大大降低港珠澳大桥的经济价值。
谈论港珠澳大桥通行车辆和经济要地问题会扯到珠江东岸的另外一座重要都会——深圳。港珠澳大桥汽车保有量缺乏的问题原本有一个立竿见影的解决步伐。即港珠澳大桥由单Y计划改成双Y计划——
港珠澳大桥东侧加入深圳(双Y),会极大的提高车辆通行数量和收费效益。深圳全市拥有机动车320多万辆,深圳一个都会的车辆就是香港、澳门、珠海三地合计数量的2.5倍,并且深圳、珠海等内陆都会车辆可以不受两地牌照的限制自由通行。可是,香港热心港珠澳大桥的主要目的不是短期内直接的车辆收费效益,而是珠江西岸经济要地的巨大潜在价值。港珠澳大桥如果加入深圳,珠江西岸的车辆就会大部分被分流到深圳,这与香港建桥的初志相冲突。从桥梁的经济效益看,显然是双Y计划更佳,深圳与香港同时辐射珠江西岸,辐射动能增强一倍,车辆通行量更大、更便当。
深圳汽车保有量是香港、珠海、澳门三地合计的2.5倍。
令人意外的是:深圳加入的双Y计划并没有获得中央的支持,2005年中央最后敲定“单Y”计划,深圳被排除在外。
香港的如意算盘——
单Y计划排除深圳后,珠江西岸的经济连接只能选择与香港对接。香港可以通过吸收珠江西岸的经济动能维持与深圳的竞争力。
中央为什么支持香港的单Y计划?
中央政府和广东为什么对港珠澳大桥车辆流量这样一个很是简单的算术题都接纳回避态度?
港珠澳大桥,为香港定制
岂论大桥的车辆通行量和经济效益问题,香港都是这座大桥建成后的最大赢家。
1.背靠深莞惠经济区;
2.乐成地对接广袤的粤西地区;
3.乐成地制止了深圳的竞争。
而深圳与粤西的相互联系仍然要绕道广州,珠海澳门和粤西则错失了深莞惠这个巨大的经济区。
深圳:另辟蹊径深中通道
2005年,在全力争取双Y计划失败后,深圳不肯坐以待毙,马上谋划建设新通道,即所谓的I计划——深中通道。

深圳另辟蹊径:深中通道
早在1998年虎门大桥通车不久,深圳、中山两地就开始考虑建一条跨江直接通道,即深中通道。但深中通道从正式提出之日起,即遇到重重磨难!且看被流传到网络上的深圳市交通运输委副主任于宝明的言说——
磨难 1
虽然深中通道更早提出,但厥后要建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被延缓了。直到2008年,《珠三角革新生长计划纲要 (2008- 2020)》国务院批复后,广东才果真提出深中通道的建设。
本文作者说明:粤港澳大桥(伶仃洋大桥)的提出时间为1983年,早于深中通道
磨难 3
在深中通道的征求意见阶段,广州提出南沙的生长可能会受到“东隧西桥”的制约,这个又延误了比较长时间。“我深知国家评估的难处,首先是地方的意见必须高度统一,只要有差别声音,国家就会往后放,就会重复论证……”
深圳市民高度关注深中通道,在网络上果真论战——
深中通道障碍之一:香港方质疑:深中通道距离港珠澳大桥只有38公里,与港珠澳大桥有重复建设之嫌。香港建设港珠澳大桥的目的就是要联通珠江西岸,如果深圳有了深中通道,一定影响香港与西岸的相助,(西岸车流会绝大部分流入深圳),边沿化香港。
香港阻挡深中通道,只是作为利益相关方,但还不是历程决策的直接加入方。决策的重要加入方:广州也是深中通道绕不开的一道坎。
广州认为深中通道会影响南沙港的航运功效,力推全隧计划,并要求绕经南沙。全隧的经济本钱立马飙升,绕经南沙会让深中通道的价值有折扣。与此同时,深中通道又面临虎门二桥开建并有可能更早通车的分流影响。
深中通道通车,珠海、中山、江门等地区居民可便捷到深圳乘坐航班,深圳宝安机园地缘优势获得凸显,削弱广州新白云机场辐射力。广州国际空港中心职位会受一定影响。
深圳网友叹息:“深圳想绕过广州连通粤西,即是挖个墙角直通广州后院,谈何容易?”
“广州作为全省政治中心,牢牢掌控着珠三角交通枢纽的职位。从地图上看去,广州从最北的花都,到最南的南沙,像一把尖刀把珠三角完整地劈成工具两翼,两翼的人员与物流要互联互通,必经广州——这是千百年形成的地舆、交通与政经花样……”
各方协商,妥协折衷计划:东隧西桥,并从南沙港所在的龙穴岛修一条连接线与深中通道连接,照顾广州南沙利益。
生长才是硬原理!
因为虎门大桥日复一日的拥堵,珠江两岸经济往来的迫切需要,深圳/中山两地坚持,各方协商……,至2015年,千呼万唤的深中通道终于获得批准。
深中通道最终并没有因为各方利益的盘算和博弈而胎死腹中,而是在生长硬原理支撑下艰难的赢得“出生证”,只是“准生”的时间被延迟罢了。从2005年开始正式谋划,到2015年最终批复同意,深中通道整整支付了整整十年的时间价钱。
深中通道背后阻力解析
1.香港因素?
深中通道建成后,将大大便当深圳与粤西地区经济流通,减轻虎门交通压力,对湛江茂名阳江收支深圳由经虎门的2个小时缩减为20分钟,将大宗地分流港珠澳大桥。
深圳通道显然倒运香港(港珠澳大桥),但香港只是利益相关方,不是直接加入方(只能黑阴影响)
2.广州因素?
省会都会广州既是利益相关方,也是决策的加入方。广州与省政府驻地距离和关系胜于深圳会影响省政府的决策偏向?可以看出,因广州自己的利益诉求与深圳差别,也是造成深中通道恒久处于论证阶段的重要因素之一。
3. 中央因素?
国务院发改委意见:广东地方内部要有统一意见,才会给予批复意见。中央在香港和广州及广东省政府的意见泛起不同时,没有实时行使统筹决策权。
深中通道的博弈的深条理原因:珠三角都会中心之争?
珠江跨海大桥的计划建设关系到哪座都会能够占据珠三角有力的竞争位置,谁才是珠三角中心都会的明暗博弈。面对深中通道,三大都会各怀心思——
深圳心急火燎!广州态度暧昧?香港冷眼旁观?
广州、深圳、香港三巨头的各自盘算
1,香港主张之港珠澳大桥

香港希望通过港珠澳大桥,将珠江西岸的珠海、澳门、中山、江门、阳江、茂名等辽阔要地都纳入到香港经济圈中。如此这般,有利于牢固香港珠三角都会中心职位;牢固香港口岸中心物流中心职位;牢固香港经济国际中心职位。香港经济应该赢利多多。
2. 深圳主张之深中通道
深中通道连接深圳与珠海、中山、江门、阳江、茂名、澳门等都会,将整个珠江西岸纳入深圳的经济要地中。有利于打造深圳珠三角都会中心职位;打造深圳口岸中心物流中心职位;打造深圳经济和旅游中心职位。
3.广州主张之虎门二桥以及深中通道联通南沙
虎门二桥与虎门大桥一样,能够继续牢固广州在珠三角经济圈的中心职位。如无港珠澳大桥及深中通道,珠江西岸与珠江东岸(深圳东莞)想要相互交通都必须经过广州土地。实在要建深中通道,也必须经过南沙,支线联通南沙港。如此这般,有利于牢固广州珠三角都会中心职位;提升南沙口岸和物流中心职位。
香港、广州、深圳,谁才是珠三角都会中心?
香港希望继续坚持原来的中心职位,充当珠三角乃至整其中国大陆对外联系国际市场的角色;广州作为老牌的华南第一中心,在经济体量可以追赶香港的情形下,也想继续做老大的职位;深圳作为后起之秀,增长势头其实是三个都会中最有后劲的,近期有望脱颖而出。
港珠澳大桥博弈——
香港与深圳PK,香港胜出,深圳落败。为什么是这样的结果?
“深儿呀,你就不可让一下你港哥吗?”
香港、深圳都是中央的心疼的儿子——昔日国难当头,被迫把“香港”这个“儿子”赔给了外人。好禁止易,国家的日子好起来,领回了当年被迫出卖的“儿”。这时候对这个一经失散的儿子特别的疼爱(也怕这个儿子会闹着要找“养父”)。于是,对也很疼爱的“小儿子”深圳,只能牺牲了。
“好吃的先留给哥哥吧!”
中央考量:政治第一,经济效益第二。
深中通道博弈——
广州有得有失;深圳胜出;香港失利。
中央在深中通道的最终决策中,考虑到深圳在港珠澳大桥出局,给予深圳事后的赔偿?但批准时间上有延误?目的是让港珠澳大桥更早通车(以利香港先期赢利)。
关于深中通道的通车时间,网上有两种说法,正式的官方说法似乎是2024年。但也有2020年通车的说法。港珠澳大桥原先的通车时间计划是2016年,后因香港方情况评估和工程难度等原因,预计通车时间要到2018年上半年。如果深中通道2024年通车,香港与深圳争夺珠江西岸的博弈可以通过港珠澳大桥拔得头筹。深圳等方面,虽然也是希望深中通道实际的通车时间能够提早。2020年通车的说法,是不是深圳方努力的可能性结果?
博弈的价钱——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虎门二桥等恒久处于论证阶段,前后延误了10多年的名贵时间。从最终的解决计划看,香港、深圳、广州三方利益似乎都照顾到了;唯一没有照顾到的就是时间和效率。从2005年到2017年,12年时间,珠三角没有一座新跨海大桥通车;而长三角连续通车了5座大桥。珠三角对长三角的完败,说明了什么呢?
广州、深圳、香港三大经济中心竞争性矛盾与博弈,是珠三角多座跨海/跨江大桥建设效率低的内在原因。三大中心都会的矛盾直接或间接影响了大桥的建设速度和效率。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等大桥的建设滞缓,又影响了粤港澳的一体化。
广州、深圳在争夺珠三角第一中心、华南第一中心的博弈中,各自需要集中资源,从而影响到珠三角以外的粤工具北经济生长时机,加重了广东内部生长的不平衡。
如何化解三大中心的矛盾?
如那边置粤港澳三者关系?
如那边置广深的关系?
如何更好的解决珠三角与粤工具北的平衡生长问题?
这几大课题是广东和粤港澳三地未来生长的要害课题之一。也是广东第二轮革新需要面对的要害课题之一。
下一篇: 广东第二轮革新顶层设计——“双三角”框架结构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转载请注明来由。ㄗ髡撸篴g真人娱乐智库首席专家:杨奇)